益年养老快讯:这条通知出台是来给居家养老 添乱的or送炭的?

2017-08-02 09:24:59 admin 992


微信图片_20170630134632.jpg


谁不想在家门口养老呢?老人想,子女想,政府更是这样想,针对居家养老,有越来越多的支持政策出台。近日,又一新通知出台似乎是为居家养老雪中送炭来的。


北京市卫计委公布《关于实施护士区域注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8月1日起,在北京市实施护士区域注册。护士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任意一家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注册后,执业注册全市有效,且可同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多个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这一新政的出台,可有效弥补目前社区开展居家护理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并推动社会资本进入资源紧缺的护理服务领域,对现行医疗服务体系形成有效补充。此外,还可进一步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将护理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家庭,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体系化发展。


看到此通知,从事居家养老工作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心里忍不住一阵阵鸡冻呢,禁不住要畅想一下美好前景:


基层对居家护理服务和养老护理服务需求巨大,而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极度短缺,护士多点执业,上门服务的合法化可以促进人才流动,将优质、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家庭。

居家护理、居家康养、社区康养等医养结合服务行业里护士人才的严重匮乏局面可以缓解啦!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露啊!


但是,但是,但是,还有这样一则消息:


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卫计委和市人社局联合下发文件,从2017年4月8日起,执行“护士上门服务”的价格新标准。按照价格新标准,主管护师上门服务费为20元/次,护师、护士为10元/次。并且,“护士上门服务费”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报销类别,均为丙类。


2e414c07523f0af40f4d79e570f507dc.jpg



对于老人来讲,专业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合法了,并且服务费还可以医保报销。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同时也展示了政府将大力发展护士多点执业、居家养老护理和安宁疗护的决心。

但对于从事护理的专业人员来说,这可能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一方面《通知》的下发为护士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专业价值提供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制定的收费标准颇受质疑,按照价格标准,主管护师上门服务费为20元/次,护师、护士为10元/次,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这实在是“白菜价”,对比目前全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和物价来讲,未免定价过低。

此外,收费标准中并未明确这个费用所包含的具体项目,比如上门的来回路费如何计算?服务如涉及护理耗材是否单收?有护士表示:这么低的报酬无法体现护士劳动价值,也无法调动护士从事上门服务的积极性,反而制约了护士上门服务的发展,因此并不值得看好。


先来看看护士上门服务的工作成本。


这样看来护士上门护理的成本并不低,给出的标准显然不足以体现护士的价值感,甚至对多点执业的的积极性也可能是一种打击。


“护士多点执业”可能要陷入叫好不叫座这个坑


国家层面很希望推动这项工作,让一些慢性病患者、老龄人以及长期瘫痪的患者能够不出门就享受到医疗、护理服务,《通知》的下发可以说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可如何实施和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如护士多点执业及上门服务的标准待规范、医疗服务的模式、效果评价、付费模式、安全和监管等,均需进一步完善和制定。

对于北京市最新公布的护士上门服务标准,北京大学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王岳认为,除了区分人的职称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服务内容来划分价格,不应该只关注职称问题。“这样的价格划分观念值得商榷,实际上应该根据护士服务的主要内容来决定价格,比如耗时、难易程度等”。

对于上门医疗未来的发展,王岳认为,“我觉得还是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推进其发展,单纯靠政府还不够,我们应该通过行业自治的方式提出一些规范,政府要做裁判员而非运动员,当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应该完善立法,倾听各方意见,一定要有一个收放适当的平衡”。


先行者趟开的路


我们或许可以借鉴一下日本这个严重老龄化的国家的做法。2000年,日本引入长期照护保险,将医疗和长期照护整合起来,逐渐形成了标准化的“在宅医疗”服务。在这里,每个需要在家接受医护的人都有一个完整的医疗护理团队,包括医师、护理师、牙医、药剂师、物理师、语言治疗师,照顾服务员等等。

在国内,广东省对于“护士上门服务”的探索和实践较早。2015年,广东省卫计委便在《广东省持续改善护理服务重点工作方案》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护士多点执业。有了政策支持,并伴随国务院之后发布的分级诊疗等利好的医改方案。

同年9月,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在珠海成立护理分会,并发布了整合护理资源为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但平台为规避风险,同时亦规定不允许护士提供类似输液、注射等医疗护理服务,只能提供非医疗性的服务,比如为中风病人做康复、为新生儿做护理、为糖尿病人提供饮食建议等。  

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政策出台是市场需求倒逼的结果。由于老龄人群的急剧增加,居家养老对护士进社区及上门服务的需求急迫,护士多点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尽管此前上门护理的相关政策并未明确,也有一些企业率先以互联网为契机,闯入了护士上门服务的市场。


上门医护模式1:O2O平台签约护士    风险:监管护士行为是难点


早在2015年,厦门的上门康复、广州的U护、北京的医护到家、V护到家等就开始了O2O上门医疗服务的探索。2016年,上海的E护通、北京的金牌护士、e护天使等也陆续切入市场,以O2O的分享经济模式,搭建平台,让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利用闲暇时间,满足用户多重上门需求。这些医疗O2O平台提供的服务切中百姓需求,如提供上门输液、打针、换药等。

据相关数据显示,医护到家平台的服务费最低139元起,目前行业内护士上门服务的价格在100元~300元不等。接受护士上门服务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80岁之间和80岁以上阶段,分别是28.3%和27.7%。


上门医护模式2:进驻社区去“巡诊”   医护有顾虑 缺乏主动性


另一种商业模式,是上门巡诊,通过在社区开设医疗门诊,与社区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提供服务。比如实地集团投资的家有健康项目,可为签约用户提供健康评估、疾病预防、拆线、换药、换尿管、院外康复指导等服务。

这种方式护士护理服务是以疾病预防为主,驻扎在社区,仅服务于社区签约用户。为规避医疗风险,对用户提供的上门输液等要求会有筛选,只要是用户能自己走动的,就建议到门诊就诊。上门过程中会有录音、录像等作为记录。

据老友邦调查,目前大多数上门医疗App平台还是以自费为主,没有纳入医保范畴,有的上门医疗平台正在向这方面努力。


首页
加盟案例
留言咨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