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加盟- 社区居家养老:未来养老服务的大趋势

2022-08-15 09:14:21 homechen 98644


益年养老官网

社区居家养老

2021年5月11日,国家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这一数据虽然超过市场预期,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依然逐渐加深。


2000年11月,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亿人,占总人口的10.2%;2010年11月,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15%;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2.6亿人,占总人口比例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

根据联合国新标准,一个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算是老龄化社会。当这一比例超过14%就属于深度老龄化。我国现阶段已经不是单纯老龄化的国家,而是逐渐逼近深度老龄化的国家了。


这说明什么呢?如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所言:“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人口结构优化、破解人口老龄化困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何谓“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其中,创办老年食堂是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重点和难点)。


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或长期生活的社区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养老机构或相关组织提供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它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养老照顾,由正规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支撑,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环境中维持自己的生活。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社区是城市老年人生活和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保留了传统在家养老的形式,利用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向老年人提供就近而又便利的服务,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心理和物质需求,让老年人拥有稳定、良好的生活状态,减轻其子女的日常照料负担,弥补社会养老机构的不足,能较好地解决老年居民的实际问题,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


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在1999年已跨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预计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可能达到四亿,将占社会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


1.社区居家养老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老人的自由性较高,隐私受到保护,吃、住、行等方面可由社区提供帮助,生活较方便。


2.社区居家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得到同龄人认同,给他们带来归属感与认同感,老年人在其中更容易找到生活的乐趣,一种“双赢”策略(同时可以有家人陪伴,与子女之间有互助)。


3.政府能够提供资助,个人和家庭承担的服务开支较低,节省了一定开支。而且还有专门的人员上门服务,由最近的网店服务人员为老人们提供服务,无论从老人来说,还是服务人员来讲都是比较方便的。


社区居家养老具体形式有:

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


2.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站):日间集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


3.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


社区居家养老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众多城市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于服务对象分散、服务成本高等特点,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盈利性较差,管理和服务的难度较大。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1.后勤保障不足

很多地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依旧存在一定的薄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区老人食堂的就餐标准有待提高。老年人身体较弱,需要给予补充一定的营养,但是目前食堂的供应能力有限,而且处于公益性质又不能一味地提高收费标准,从而导致老年人就餐只能达到温饱水平。


第二,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覆盖面有所不足。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逐步退化,健康问题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医养护一体化”、“社区病床”等亟需发展。


第三,社区休闲娱乐服务设施有待优化。对于身体健康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来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需求是以增加沟通与社交为主,他们对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以及老年活动中心这些场所及组织的活动需求较高。


2.服务经费有限

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人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社会养老的很多环节都需要资金,我国居家和社区养老的经费主要由政府部门筹集,由于社区缺乏自我造血功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工作活动经费以及设施建设费用难以筹措。政府部门经费紧张和基层社区的经济困难,成为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瓶颈。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业相对困难的人员,服务内容局限于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素质有待提高。这支队伍儿乎没有接受过专业化、正规化的培训。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组成诸如“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孤老残疾保护网络”等志愿组织。据了解目前社区中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普遍不足,绝大多数社区根本没有形成志愿者组织,也就谈不上具有志愿者队伍。



促进社区居家养老良性发展的建议


1.了解居家老人的要求

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是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照料家务、保健服务以及高龄、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入户护理服务和心理安抚。在家务帮助方面,许多老人一日三餐是难题,老人希望有人帮助做饭老人希望有人帮助打扫居室卫生,希望有人帮助洗衣。一些高龄老人对清洁钟点工、送餐、做饭也有很大的需求。老年人去医院看病的次数很多,老人希望就近得到医疗服务,希望得到入户护理服务,希望有关方面能提供家庭病床、急诊联络、上门诊疗等服务:有相当数量的老人感到日常生活寂寞,特别是空巢老人,希望有人来串门聊天,得到结对照顾,希望有人上门看望。


2.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逐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一是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准则,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立卡定期记录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将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基本医疗服务深入到社区内,有针对性地为失能半失能、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确实有困难的老人提供专业化健康服务。二是开展老年人签约医疗服务。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护人员与老年人自愿互联原则,开展专项签约服务,定期提供一对一体检和常见慢性病诊治等服务,使老年人在家中就能获得有针对性的卫生医疗服务,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3.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人才分为管理人才和护理人才。前者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后者为具备护理知识、具有专业资质、执业资格的专技人员、心理咨询师和养老护理员等。一是推进专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通过招生、收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鼓励相关院校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等专业,增加招生规模。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对现有社区养老服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健全培训制度,形成培训和服务体系。三是与再就业结合,建立基本服务队伍。通过培训吸纳下岗职工和城镇化人员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基本服务队伍。四是发挥社会组织力量,引导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所花费的劳动,凡具有本区常住户籍的16周岁以上社区居民可申请加人助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为老人无偿提供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抚慰及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4.给与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支持

一是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成为最基本的养老方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二是建立服务评估和行业监督制度。对服务机构、内容、人员和质量等实施全过程监控。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与老人同住。如香港、新加坡等地对与老人共同居住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和购房优惠,认同其所履行的赡养老人和提供养老服务的责任与义务。四是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通过健全法制体系、标准体系、规则体系和服务体系等制度,对服务对象、服务标准、服务机构、管理监管、服务人员等做出规范和要求。


总而言之,社区居家养老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众多城市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且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社区居家养老让老人既享有家庭温暖,又能得到同龄人认同,给他们带来归属感与认同感,毋庸置疑,社区居家养老在未来必将成为养老服务的一大趋势。


首页
加盟案例
留言咨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