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年养老- 养老护理---老年人心理的护理
一.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
①身心变化不同步
②心理发展具体
③心理变化体现出获得与丧失的统一
④心理变化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2.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①机体的衰老性变化;
②社会地位改变;
③经济收入明显减少;
④家庭关系改变;
⑤疾病损害的影响;
⑥死亡临近的影响。
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1.离退休综合征
(1)概念:离退休综合征即职工退休后出现的适应症障碍。有些老年人不能适应离退休后生活的突然改变,出现情绪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引起疾病的发生,加速老化的过称。
(2)原因:
①离退休前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②离退休前后生活境遇反差太大;
③存在个性缺陷或适应能力差;
④社会支持系统缺乏;
⑤价值感丧失。
(3)主要表现:①焦虑表现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行为重复,小动作多,无法自控;犹豫不决,不知所措;偶尔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急躁和发脾气 ,性格变化明显;对对任何事不满或不快,做事缺乏耐心;敏感、多疑,当听到他人议论工作时,常觉烦躁不安,猜疑是否有意刺激自己。平素颇有修养的老人,也会一反常态不能客观地凭价外界事物;严重者会出现高度紧张、恐惧感,伴失眠、多梦、心悸、出汗、阵发性全身燥热等症状。
②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郁闷,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有强烈的孤独感、失落感和衰老无用感,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感到悲观失望;行为退缩,兴趣减退,不愿主动和人交往;懒于做事,严重时个人生活失去信心,感到悲观失望;行为退缩,兴趣减退,不愿主动和人交往;懒于做事,严重时个人生活不能自理。
③躯体不适: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胸闷或胸痛、腹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且现有躯体疾病无法解释这些症状。
(4)护理要点:①转变观念:向老年人耐心介绍角色过渡与转换的必然性,离退休只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而不是终点。
②帮助老人重建离退休后的生活: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科学安排家庭生活,戒烟,适量饮酒,养成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鼓励老年人发挥个人专长,继续工作,避免个人价值感失落;主动营造社会支持系统,如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③培养健康而又广泛的兴趣爱好。
2.空巢综合征
(1)概念: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家中无子女或子女长大成人后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常由于人际关系疏远、缺乏精神慰藉而产生被疏离、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寂寞、空虚、伤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调症状,称为空巢综合征。
(2)原因:
①老人独居时间增多
②传统观念受到冲击:部分老年人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有着“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当老年人因衰退或疾病需要子女照顾时,子女却不在身边,或部分已婚子女家庭关系淡薄,长久不探望老人,使老年人晚年理想空落,常感心情郁闷、孤寂、沮丧、凄凉等。如体弱病多,行动不便时,其消极感更会加重。久之,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发生疾病。
③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及设施不健全。
(3)主要表现:①情感表现:老年人常有孤独,思念亲人、自怜、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大都情绪低落、寂寞、空虚、伤感、精神萎靡和心情抑郁。
②认知表现:多数老年人有自责倾向,认为过去没有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关心、照顾子女不够等。也有部分老年人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回报、孝敬、关心和照顾不够,只顾个人追求自在的生活方式和享乐,却让老人独守空巢。
③行为表现:活动减少,兴趣减退,深居简出,与社会交往减少,常愁容不展、闷闷不乐,时常发出叹息,甚至偷偷哭泣。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
(4)护理要点:①指导老人正确面对现实;
②指导老人安排合适的社会活动;
③支持丧偶老人再婚;
④鼓励表达感情,积极获取应对技巧资源;
⑤帮助老年人适应老年机构的生活。
3.高楼住宅综合征
(1)概念:高楼住宅综合征即长期居住于城市的高层闭合式住宅里,很少与外界交往,也很少到户外活动,所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异常反应的一组症候群。
(2)主要表现:①身体方面:难以适应气候变化,表现为体质虚弱、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活动减少等。出现躯体化症状,如睡眠障碍、心慌气短、头痛、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等。
②心理精神方面:常感无所事事,精神空虚。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悲观、孤僻、不愿与人交谈、难以与人相处等,严重者可因孤独、抑郁、失去生活信心而产生自杀倾向。
③护理要点:尽可能让居住高楼的老人参加社会活动,增加人际交往,适当加强运动,根据自身的健康情况和爱好,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1.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界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2.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认知正常;
②情绪健康;
③关系融洽;
④环境适应;
⑤行为正常;
⑥人格健全。
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维护
①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评价衰老、健康和死亡;
②教会老年人及时消除和“转化”不良心理;
③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④指导老年人妥善解决家庭问题;
⑤教育老年人树立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新观念;
⑥教育老年人认识老有所学的必要性;
⑦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体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助;
⑧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益年养老微信号:yinian-yanglao
-
益年养老| 养老院设计规范细节[2020-10-20]
-
最新发布!卫健委要求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附项目清单)[2020-12-31]
-
热烈欢迎卫辉市民政局领导莅临我司参观考察![2021-04-21]
-
养老政策- 常州市优化养老床位结构实施分档分类补贴,每张床位最高补贴10000元![2022-03-29]
-
益年养老- 教你如何留住养老院人才?[2021-06-28]
-
养老院加盟- 28条措施推进养老服务[2022-06-18]
-
2020年河北省星级养老机构初拟结果公布,益年养老多家连锁养老机构上榜![2020-11-06]
-
养老政策| 养老地产项目获得国开行政策性贷款流程[2018-10-20]
-
益年养老- 优秀护理员都该掌握的养老护理小技巧[2021-06-28]
-
人民日报:以出生人口推算,全国迈入60岁的人口数今年超过2000万,退休人群规模有多大?[2022-08-26]
-
北京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提升北京市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22-03-31]
-
益年养老- 养老机构各级养老护理人员职责[2021-06-08]
-
益年养老带您了解最全医养结合(附17种类型、审批登记要求、服务与管理标准)[2021-01-20]
-
连锁养老院 - 辽宁省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24-11-25]
-
养老院加盟- 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5年改革试点综述[2022-05-23]
-
养老院连锁-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养老服务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2025-01-08]
-
把养老做到极致:养老护理135条实用经验[2021-06-16]
-
“居家养老”成两会热议话题,目前三种模式都有待改进[2022-03-22]
-
益年养老- 如何获取养老用地?[2021-06-03]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总结及对策研究[2021-06-08]
-
养老院连锁 -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养老机构行政执法工作指引>的通知》[2024-11-08]
-
益年养老- 养老护理---老年人心理的护理[2021-06-28]
-
益年养老- 养老运营须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怎么办?[2021-06-28]
-
自然资源部:敬老院老年养护院等可单独供地[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