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成两会热议话题,目前三种模式都有待改进
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居家养老”成为近日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目前,“居家养老”主要存在三种模式——聘请保姆、社区养老以及和子女共住。海淀法院分析案例发现,这三种模式均存在普遍性问题,让老人更好地“颐养天年”仍有许多地方亟待改进。
案例一:保姆疏忽老人去世被判担责并不冤
“是老人不让我告诉她孩子的……”法庭上,李萍觉得自己成为被告非常冤!
2019年10月,李萍通过月华家政公司到魏家照料马老太。结果,快满一个月的时候出事了——11月20日上午7时,李萍陪护老人便后回到卧室,准备将老人扶到床上时,由于老人没有坐稳,连带李萍一起出溜到地上。李萍说,老人当时说没事,自己本想打电话通知老人子女,但老人几次阻止自己,见老人没什么异常也就作罢。
次日起床后,李萍发现老人手腕有点青肿,便通知了老人长子魏先生,当天下午5时,他下班后才回家把老人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时诊断结论为“左上臂外伤,左肱骨干骨折,建议转院进一步治疗”。后老人转入医院救治,但因肺部感染不幸病故。
“我一个月来尽心尽力照顾老人,不能因为老人不幸去世就迁怒于我!”李萍不同意赔偿。
月华公司也是被告,其代理人表示,公司和李萍没有合同关系,魏家雇用李萍是私自协商,属于“跳单”,因此产生纠纷应由双方解决。退一步讲,李萍作为提供劳务一方,没有尽到通知义务,也仅仅应对老人摔伤负一定责任,马老太已经84岁高龄,身患多种疾病,其死亡不一定和摔倒有关。
魏家兄妹否认两被告的说法,提出是老人孙子先发现马老太受伤,李萍才告知老人摔倒过;而且,李萍也是由家政公司介绍到家中照料老人。
庭审中,为确认老人死因,李萍申请对老人所受损伤在其死亡情况中的参与度进行鉴定,但由于李萍拒绝交纳鉴定费,该鉴定没有进行。
虽然没有进行相关鉴定,但根据医院《死亡记录》中记载的马老太死亡原因,法院认为,李萍作为照顾老人的家政人员,对老人摔伤具有过错。家政公司收取介绍费,其有对李萍进行家政培训并使其取得资格证书的义务,所以,家政公司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综合考虑本案案情,一审法院酌定判决李萍、家政公司各自承担15%的赔偿责任。二被告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法官说法:雇保姆三类情形极易引发服务合同纠纷
聘请保姆照顾老人是目前大多数家庭的首选,因此此类纠纷也最为突出。
海淀法院胡喜辉法官介绍,实践中,三类情形极易引发服务合同纠纷。
首先,就如本案中情况,老年人因家庭设施设备不完备或因照顾不当发生意外,家政服务人员未及时通知赡养人,各方对各自过错责任范围及比例争议较大。
另外,赡养人隐瞒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小脑萎缩、认知障碍等较常见疾病情况,导致实际提供的服务内容超出合同约定;以及,服务合同对家政人员服务内容约定不详,或当事人对“寸步不离”“全程陪伴”“24小时看护”等概念存在理解分歧。
因老年人普遍身体情况不佳,发生意外后,极易导致较重的伤害后果,伤后就医或护理时间较长、赔偿金额较大,也进一步加大各方责任界定及划分难度。
对此,胡喜辉建议,应加快完善与居家养老相关的行业管理规范、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养老家政服务责任保险,促进家政服务企业合规、降低企业风险,促进老年人遭受侵权后得到更充分保障。同时,行政主管部门可发布示范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明确制定、适当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准入标准,规范行业加强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
案例二:老人出走身亡养老院“开放式”管理不能免责
2020年元旦,本应是个团圆喜庆的日子,可当天下午3点多的一通电话,让张氏兄弟的心揪了起来——母亲从养老院出走,不知所踪。
最终,不幸还是降临了,1月4日,老人被发现冻死于养老院墙外东南角一建筑垃圾处。
张氏兄弟愤怒地状告养老院。大哥说,由于兄弟俩都常年在外地工作,所以把母亲托养至被告处,因为被告是和社区共建的养老服务中心,所以觉得更值得信任。然而,事发后,养老院工作人员声称已经联系专业搜救队,但自己从未见过搜救队员;另外,工作人员还多次声称老人极有可能坐车离开本地,误导了寻人方向。
直到1月3日,养老院才提供当天监控视频,显示老人于1月1日下午2时50分许左右出门右拐,看护人员到了3时16分才开始出院寻找,且只寻找了3分钟后即返回。
1月4日,张氏兄弟自行联系救援队进行搜索,才找到老人尸体。
庭审时,代理人认为,养老院不存在过错。他称,双方签订的委托护理协议书明确约定:不得擅自外出,若要外出要有家属陪同。老人不听劝阻,私自外出,应自行承担责任。
代理人还说,老人对被儿子送到养老中心一直耿耿于怀,感觉被抛弃,因此在住院期间,一直想外出逃离养老中心。鉴于该情况,养老院曾多次建议将老人转到养老中心封闭管理中心分部,但老人儿子对此置之不理。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养老院提供多份证据证明尽到了看护救助义务,但是委托护理协议作为服务合同,其性质较为特殊——老人年龄或身体状况特殊,所以要求受托人除提供照看、护理服务外,更要尽到管理、保护义务。根据有关规定,养老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
对于被告抗辩其并非传统的养老院,而是与社区共建的养老中心,实行的是开放式管理,人员可自由出入的意见。法院指出,养老中心开放式管理是为了便于老年人及家属的养老与探望需求,在入住时间、方式等方面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并非免除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看护和管理责任。
至于养老院主张合同中约定在非服务不当情况下,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包括走失等,养老院概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内容,属于免除自身责任的格式条款,应认定无效。
最终,法院判决养老院赔偿死亡赔偿金等10余万元。
法官说法:养老空间及康养需求均需“外扩”
在政府主导下,以城乡社区为依托,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由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此类的社区养老机构近年来蓬勃兴起,为居家养老助一臂之力。
但是法院审理案件发现,受各区政策落实和养老需求差异影响,社区养老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含用餐、医疗卫生、家庭护理、紧急救援、日间照料、家政、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过程中,存在养老空间不足、设施不完备、人员技能培训不足、无障碍设施及生活辅助器具不专业等情况,导致老年人因饮食不当、救治不足、护理不周、设备故障等问题遭受人身伤害的风险较高。
胡喜辉介绍,在对相关问题调研时发现,本市部分地区,养老千人床位数尚不足7张,养老设施千人建筑面积尚不足315平方米。“养老空间及康养需求均需‘外扩’,要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社区养老服务。”胡喜辉建议,应提升社区养老设施、服务人员等软硬件配备水平,加强对老年驿站、老年餐桌等机构的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卫生、房屋设施安全等。
案例三:房产分了儿子却把老人送进养老院
年近九旬的周老太为了赡养费,无奈之下和儿子们对簿公堂,她没想到——房产分给了儿子们,结果竟无一子愿意让自己共住,而是把自己送进了养老院,这和当年的分家协议不符。
老人状告的主要是三儿子崔佳。周老太说,分家时,对于拆迁时涉及自己的个人利益,包括人头份、安置费、安置房等,自己都同意归崔佳所有,而且自己的财产也赠与崔佳,但是崔佳在接受了财产及房产后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而是把自己送进了养老院。
对此,崔佳也有一番说辞。
“我们最早之前分过一次家,父母自愿和我大哥一起居住,如果老人有了大病之类的情况、开销特别大,我们哥仨再均摊。”崔佳说,但是大哥没有履行最初的分家协议,曾把母亲打出家门,还是自己把母亲接了回来。
此后,这家人又签订了一份协议,崔佳虽然得到母亲的赠与,但协议中也明确写明:老人到次子处居住,由次子照料其日常生活及死葬。
“两次分家协议,都没有要求母亲和我同住。”崔佳认为,自己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并无不妥,而且自己也支付了相应的住院费用。
本案经法官调解,最终,三个儿子和母亲达成一致意见,三个儿子分别支付一定数额赡养费,老人今后大病支出费用等由三人平均负担。就除赡养费支出之外其他老人的日常赡养事宜,法官建议三子之间协商解决处理,尊重老人的个人意愿,让老人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
法官说法:和父母同住应积极履行赡养职责
在家养老的老年人,多与一方子女同住或单独居住,并由赡养人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胡喜辉说,围绕老年人住房和子女赡养问题,集中在三类纠纷:子女侵占老年人自有房屋或强迫老年人迁移至条件较为低劣的房屋,导致老年人居无定所或居住环境变差;子女对房屋进行装修或改造不适宜老年人生活,导致老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子女以赡养之名,掌控老年人银行卡或擅自领取老年人存款用于非养老事项,损害老年人财产权益。
此外,多子女的,还易因同住子女选择、老年人就医和护理负担、赡养费及大额医疗费分担、非同住子女日常探望等事宜引发子女间纠纷,导致老年人难获良好赡养。
对此,胡喜辉表示,司法机关除了依据法理情裁判个案外,还应聚焦赡养纠纷、涉老年人房屋侵权等典型案例,加大普法宣传,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法治教育,督促赡养人积极履行赡养职责,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
养老院连锁 - 养老机构补贴管理办法[2025-03-14]
-
卫健委、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2020-12-15]
-
益年养老| 重庆出台首个老年综合评估与照护标准[2018-12-10]
-
益年养老快讯 - 上海:养老机构原则上不收取会员费(附政策全文)[2024-10-26]
-
养老院加盟- 南京养老院加装电梯最高可获50万元补贴[2022-05-16]
-
养老院加盟- 贵州: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附全文)[2022-03-25]
-
益年养老| 敬老院“公建民营”的7点小建议[2020-11-03]
-
住建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2020-12-04]
-
养老院连锁 - 四部门联合发文鼓励有条件机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2024-11-02]
-
华龙区人大代表团莅临广济益年养老连锁养老院调研指导[2020-12-24]
-
养老院开办| 中国医养结合的竞争格局、投资挑战与切入路径[2018-11-29]
-
养老院连锁 - 福州市进一步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措施[2025-02-27]
-
益年养老- 社区嵌入式养老盈利关键与未来趋势[2021-06-18]
-
民政部权威答复!关于养老机构备案的十问十答[2022-06-16]
-
益年养老-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四个阶段”[2021-06-18]
-
益年养老 - 养老机构运营中必须要知道的老年人安全风险防范[2021-06-15]
-
商丘益年养老连锁养老院,让入住老人满意,让子女亲属放心![2024-11-15]
-
养老院连锁 -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执行[2025-03-05]
-
益年养老- 民政部部长定调:未来五年,养老行业这样干![2021-05-08]
-
养老院连锁 - 全文发布:《上海市推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4-11-23]
-
养老政策- 国务院安排任务,健康养老领域今年要干这些事儿,并明确责任部门![2021-03-29]
-
养老院加盟- 上海养老机构最新补贴标准,每张床位补贴高达20000元![2022-03-29]
-
益年养老| 养老护理---戴口罩法[2020-09-08]
-
益年养老| 办一个养老院,国家有什么支持政策和补贴?[2020-09-16]
-
益年养老| 养老护理基础操作步骤你一定要知道![2020-11-30]
-
益年养老- 养老运营须知!养老机构入住率低怎么办?[2021-06-28]
-
益年养老- 民办养老机构常见的的几个运营问题及解决办法[2021-06-15]
-
益年养老- 养老机构各级养老护理人员职责[2021-06-08]
-
领取社区居家养老运营补贴的八个条件[2018-12-07]
-
养老院连锁 - 江西发布: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依托银发旅游专列,开展“引老年人入赣游”行动[2025-03-21]
-
养老政策 - 山东省养老补贴新政策![2025-01-08]
-
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2017-03-24]
-
益年养老- 如何获取养老用地?[2021-06-03]
-
养老院连锁 -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10-25]
-
养老院连锁 - 社区养老助餐服务规范[2025-02-26]
-
养老院连锁 - 民政部答复:养老机构备案和监管[2025-03-2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2年工作要点》[2022-05-14]
-
养老院连锁- 四部门发文,6大措施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附协议范本)[2025-01-08]